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装备精密成型零部件、单晶硅生长真空炉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为风力发电机、工业自动化设备、海工装备、半导体加工设施等提供精密成型零部件,为光伏级单晶硅生长真空炉提供整套炉体。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公司的产品研制能力、工艺装备水平、生产经营规模、产品市场占有率等均处在行业较高水准。公司在精密材料成型制造上拥有耐低温高强高韧球铁材料成型等多项核心技术,在单晶炉体制造上拥有中空流道焊接精密成型等核心技术,公司的单晶硅生长真空炉体产品高温受压稳定性以及气密性强,有效保障下游光伏单晶硅生长炉整机制造商及拉晶用户对产品高安全性和稳定能力要求。
公司主要在工业领域内提供定制化高端装备精密成型零部件、单晶硅生长真空炉体。公司的经营特点:与行业内有名的公司形成长期战略协作,体现“多品种、多规格、小批量”,主要采取“以销定产”与订单驱动式的经营模式,销售是公司生产经营的中心环节,采购、生产围绕销售开展工作。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变更。
公司采购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集中采购、准时化采购、电子商务采购等模式。对主要原材料、主要辅料等大宗或批量物资、价值高或总价多的物资,根据生产计划进行集中采购;对于部分价格波动相对较大的金属类原材料,会根据对未来价格趋势的判断进行适量的备货采购;对其他主要原材料、主要辅料,实行准时化采购,通过合理估计确定采购批量,实行最高最低库存限额控制,通过多批次、小批量采购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控制库存;对办公用品、低值易耗类物资实行网上电子采购,以降低采购价格。
公司自主生产含有两部分:订单驱动式生产和标准产品备货式生产。订单驱动生产模式主要是针对非标准化产品或小批量产品,该生产模式按照每个客户的产品技术方面的要求下达具体的生产计划,组织适时适量生产,严控库存。备货式生产模式主要是针对标准化产品,为缩减生产周期,提高交付效率,公司采取:根据销售预测、年度额度和现有库存,有计划地组织标准化产品的批量生产,做适量的备货。另外,由于精密成型零部件等半成品对于下一步生产的自然时效释放应力要求比较高,公司也会提前进行备货生产。
报告期内,公司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依照客户是否直接用公司产品生产终端产品,公司的客户类型分为终端厂商和贸易商两类,其中,终端厂商客户是公司的主要销售群体。
公司营销部在销售区域上有明确的区域划分。营销部下设内销分部与外销分部。内销分部主要负责国内市场的联系与开发;外销分部主要负责国外市场的联系与开发。公司外销产品是高端装备精密成型零部件。公司独立运作境外销售业务,境外销售业务采取订单驱动制。通常情况下,境外客户向公司外销分部进行产品或服务询价,外销分部进行报价。境外客户确认报价后,正式下达订单,营销部制作订单计划,采购部根据计划,实施原材料采购,交与生产部门生产,品管部对产品生产实行质量控制。生产的全部过程中,营销部对生产的全部过程进行支持。产品生产完成后,依照订单计划或付款情况,产品交付境外客户。
公司研发技术密切贴近生产要,以生产制造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制。公司研发技术中心主要工作包括新产品研究开发设计、工艺研发、技术培养和训练等。公司研发任务实行项目管理制,由营销计划部获得的客户定制需求或研发技术中心根据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提出研发项目,研发技术中心根据项目需要,成立项目组,设置项目组长,项目组长负责组织项目开发和组员分工,向研发技术中心负责人报告工作。二、经营情况回顾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21.45万元,同比增长39.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26.13万元,同比增长55.32%。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1,132.94万元,同比增长80.81%;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34,336.11万元,同比增长137.18%。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特别是单晶硅生长真空炉体业务增长较快。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与主要客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战略协作,保证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并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扩大产能。
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提前布局半导体碳化硅炉体及硅晶片加工设施部件、半导体单晶硅真空生长炉用真空泵泵体、金刚线设备用机头等半导体及光伏领域相关这类的产品的研发试验;针对风电类产品,公司研发了5-7.0兆瓦风电耐低温性能主轴承座体并实现小批量供货;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公司产品实现了从中小机型发展到更大机型的核心部件供货,为今后的多机型批量供货打下基础。
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持续推行精细化管理以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产品竞争优势,从预算控制、成本分析、系统优化等方面认真梳理和落实降本增效的重要措施。
在人才方面,公司重视人才培育,不断扩充人才队伍,增强公司实力。同时优化人才组织架构,通过多层次人才梯队建设,为公司长久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坤博材料成型新建厂房已于2023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前正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动精密注塑机核心部件生产线;募投项目新建厂房也在加速建设过程中,预计2024年中期能够投入使用。
公司专注于高端装备配套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本的产品包括风力发电齿轮箱座、主轴轴承座;工业机器人手臂、转座;电动精密注塑机模板、油缸;海水淡化阀门、海工涂油切割装置等高端装备精密成型零部件以及单晶硅生长真空炉体,终端应用市场涵盖风力发电、工业自动化、海工、半导体以及光伏等众多领域。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12月底,我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总装机达15.16亿千瓦,超过火电装机,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1.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2023年全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量近3万亿千瓦时,接近全社会用电量的1/3;其中风电发电量达80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在全球市场中,2023年中国风电机组等关键零部件产量已占到70%以上,中国风电慢慢的变成了世界清洁能源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据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五大类塑料机械(注塑机、挤出机、吹塑机、真空模塑机及其他热成型机、其他模塑或成型机)出口340.24千万美元,同比增长2.99%;进口金额212.24千万美元,同比增长7.15%。2023年注塑机出口占到中国塑料机械出口总额的52.34%,是塑料机械出口的主力机型。从注塑机的全球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来看,欧洲及日本企业在高端注塑机市场占有率中占据领头羊,我国注塑机企业正往高端领域的方向转型。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12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2.95万套,同比降低2.2%。根据睿工业数据(数据口径与国家统计局有区别),2023年度工业机器人销量28.3万台,同比增长0.4%。整体看来,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基本持平,各季度环比持续改善。
2023年,随着上游硅料价格的持续下降,带动产业链成本迅速下降,光伏发电的经济型逐渐增强,在各国能源政策及行业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全球光伏行业将保持持续增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达390GW,同比增长69.56%;2023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12%,继续位居全球首位。
近年来,国家积极鼓励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推动关键零部件朝高端化、精密化方向发展,促进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并以风能、光伏作为新一代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发展路线。上述政策的陆续出台,为零部件制造业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公司在逐步的提升现有高端装备精密成型零部件产品性能的基础上,紧跟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积极研发光伏设备配套零部件产品,目前单晶硅生长真空炉体已获得下游客户的质量认可。整体而言,精密零部件及下游细分行业相关产业政策的发布与实施能够有效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在业务规模发展方面,公司业务规模增长迅速,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为39.52%;在技术实力方面,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已成为多家知名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合格供应商,产品质量稳定,在行业内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未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稳步扩大,行业市场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未来展望
2024年,风电将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发展,装机容量将再上新台阶;受到全产业链持续降本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的影响,国内整机商综合竞争力增强,出海将成为风电企业的共同选择;随着风电走向高海拔、深远海,风机所处的环境愈发恶劣,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行业也将更加注重风机可靠性的提升。
随着海上风电在各省市的限制性因素逐渐缓解,大量前期延期的海风项目有望在2024年集中开工建设,结合2023年我国海风招标量近9.63GW,业内普遍预计,2024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将突破10GW,有望迎来海上风电开工、交付和装机大年。
IEA预测,到2028年,中国将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60%。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国光伏产业在技术和规模上持续加强其在全球的核心竞争优势。在终端光伏装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光伏设备的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扩产需求和替代需求构成了光伏设备的市场需求。在技术进步和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双重驱动下,以硅片设备、电池设备以及组件设备为代表的核心环节,对高性能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大。
据MIR-睿工业分析,2024年各下业需求将出现分化,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有望实现增长。从2023第四季度开始,消费电子行业的需求明显回暖,电子行业作为工业机器人下游占比最高的行业,行业需求持续回暖有望拉动机器人需求量。MIR-睿工业预测,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有望达到30.58万台,同比增长8%。
2024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汽车、家电等消费品需求释放也有望带动注塑机需求回升。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注塑机上,电动注塑机具备清洁节能、灵活易控制、精度与成型效率高等优势。随着“碳中和”概念的提出,绿色环保逐渐成为新时代的主流,电动注塑机未来有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未来,公司将紧紧抓住“碳达峰”及“碳中和”的发展契机,以现有高端装备精密零部件制造能力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工艺研发为动力,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业务范围。
公司将根据下游应用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新建智能化的生产线,研发新型材料,扩充产品范围,改善产品结构,积极提升公司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充分发挥公司在行业内领先的技术、品牌、质量、资质优势,巩固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
公司将加快落地研发中心项目建设。通过研发中心的建立公司将在自主研发和校企合作两方面同时加大投入,根据对市场发展的新趋势的判断试用新工艺、试制新产品,逐步形成技术标准和成熟产品,搭建好生产和研发之间的桥梁。
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公司自创始以来即非常重视各种人才的培养、引进,一方面从社会上吸引了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也注重对内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注重对员工长期提供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结合公司的战略目标,公司将建立完善的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将人才的招聘、培训和内部晋升通道的设立体系化。
公司将继续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介入远程自动控制系统,打造数字化车间。此外,针对在建项目,公司也在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争取实现各类信息系统的全面覆盖和有效融合,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2024年,公司将继续深耕高端装备领域,把握国内外发展机遇,不断加强核心竞争力,稳步提高经营质量,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力争为广大股东创造更大的效益。
公司将顺应新能源发电行业的技术趋势发展,扩大大功率风电机组产品性能升级的研发投入,突出自身在低温高强高韧材料成型工艺技术优势,制造7MW以上风电机组主轴传动结构组件,形成技术及与成本优势。公司将加速建设半导体洁净化制造车间,研发生产半导体加工设备精密清洁零部件并将其产业化生产。在电动注塑机部件方面,研发试样焊接结构机身及面板,与原有客户扩大配套业务,形成系列化产品。
此外,公司将展开对半导体单晶真空生长炉的研发,从光伏单晶炉拓展到半导体单晶炉行业,与半导体真空炉的技术领先企业合作,开发并小批量生产6英寸、8英寸碳化硅炉体以及晶片气割与研磨机上关键零部件,为未来半导体设备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打下基础。
公司将通过产品工艺技术及机型升级来巩固现有电动注塑机零部件产品市场,加强与现有客户的战略合作,保持稳定的业务增长。公司计划在未来实现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开拓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随着光伏单晶生长炉朝着大尺寸、单晶的方向发展,提高光伏单晶炉炉体技术质量及产能,扩大炉体的市场份额,并向半导体单晶炉市场拓展。
公司将稳步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和可视化,增强生产“智造力”。通过打造数字化工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基于公司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做好前瞻性人才战略布局,大力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识、能力和思维的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做好公司中长期发展的人才储备。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长效激励机制,适时开展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激发员工积极性,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树脂、漆料、涂料等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毛坯半成品等。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公司毛利率和营业利润。如果未来生铁、废钢、不锈钢等大宗商品或其他原辅料价格上升,则存在原材料采购价格进一步上升的风险。
公司根据客户要求,提供整体工艺方案、整体设备设计制造、设计咨询服务,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公司必须保持技术创新优势。如果公司未来不能适时加大研发投入,将会面临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高端需求而引致的风险。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高,客户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客户营收稳定,但如果主要客户的经营情况发生变化,或者现有主要客户与公司之间合作关系出现不利变化,尤其是前五大客户流失,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积极挖掘市场需求,不断开拓新客户,确保业绩持续上涨。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厉全明先生,厉康妮女士为一致行动人。二人合计控制公司43.78%的表决权。尽管公司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然而实际控制人仍有可能通过所控制的股份行使表决权进而对公司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等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权损害公司利益、侵害其他股东利益的风险。
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试行)》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规章制度规范运作,逐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督促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切实遵照相关法律法规经营公司,忠诚履行职责。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通用设备制造市场需求也快速增加,从而派生出众多上游的设备零部件供应商,竞争越来越激烈。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投入,产品品质好价格适中,公司未来会进一步扩大规模,拓展业务种类,在行业竞争掌握先机。
公司拟使用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光伏单晶生长炉炉体生产线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上述项目总投资规模为 15,226.68 万元,上述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预计每年将新增折旧摊销金额约 802.18 万元。若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不达预期,将会导致公司的净利润、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指标存在下降的风险。
目前募投项目正按计划实施,公司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项目建设、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加快完成募投项目建设,提高公司收入和盈利水平;在项目完成前做好市场开拓和新客户开发,确保项目能够取得预期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境外销售收入占比为6.36%,汇兑损益为-10.87万元。若未来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公司将面临因汇率变动所带来的汇兑损失风险。
公司将加强对汇率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提前预判汇率走势并将可能的汇率风险在商务合同中予以覆盖。
2020-2023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7.66%、28.43%、27.65%和29.76%,略有波动,主要系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所致。若未来公司不能有效提高议价能力、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或降低生产成本,则毛利率存在下滑的风险。公司将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进一步垒实自身的技术优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维持产品的利润率。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5,981.07万元,相对较高,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余额为319.56万元。随公司营业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公司应收账款规模相应扩大。公司应收账款账龄主要为1年以内为主。若未来主要客户生产经营发生不利变化,则应收账款存在发生坏账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控制,完善财务制度和内控管理制度,建立风险机制,加大营收账款催收力度,防范坏账风险。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期末存货金额较高。报告期末,公司存货余额为4,171.36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为77.50万元。如果公司的采购组织和存货管理不力或者客户需求发生重大变动,会增加公司存货管理或跌价风险,并对公司的正常运营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会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并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保障合同的有效履行。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坤博新能源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规定,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或公司不再符合税收优惠的认定标准,将导致公司税负上升,给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将实时关注税收优惠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时提高公司在主营业务方面的盈利能力,实现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以降低税收优惠政策变化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
公司产品的终端应用覆盖光伏、风力发电等多个领域,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度较大,商品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走势、产业政策变化和行业景气度波动的影响较大。若未来公司下业产品结构或产能布局变化,或相关产业政策变化导致下业发展出现放缓或下滑,可能导致公司产品的市场容量和市场需求出现下降,从而可能对公司的市场开拓、业务规模和经营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公司将持续关注所处行业及相关产业政策变化情况,审慎决策,在发展公司主要经营业务的同时,坚持产品研发与创新升级,完善产品结构,丰富业务体系,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公司的长久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