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今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仍属朝阳产业,我们的最大对手不是其他产业,而是流体产业自身的变革与进步,是尽快摆脱传统产品和技术的束缚,是其自身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新技术相结合的跨越。”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理事长沙宝森日前在燕山大学里仁学院举行的第五届流体传动与控制国际会议(ISFP2007)开幕式上说。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及其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主办,来自芬兰、日本、美国等7个国家的近300位中外科学家就流体传动与控制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的新趋势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流体传动与控制最重要的包含了液压技术和气动技术,是装备工业的基础技术,应用领域极为广泛。本届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燕山大学副校长孔祥东教授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介绍说,机床、冶金、轻工、石油、工程机械、生物制药、国防军工等许多与国民经济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行业现在不能离开流体传动技术。
沙宝森和记者说说,目前中国的液压市场1/3还要靠进口,高档产品奇缺。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制造水平还存在差距,部分原材料材质差,产品质量不稳定、加工精细度不高、可靠性差、寿命短。尽管我们的理论水平与国际上差距不大,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少,但在如何把理论成果转化成为工业化制造上,以及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做得还远远不足,产业化还有差距。
据介绍,近年来,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借助微电子技术,不断移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磨擦磨损技术和纳米等新材料新工艺的成果,大力推动产品工业化应用。传统的集散控制模式及相关流体元器件及传动系统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工业化的要求,以现场总线为代表的分散轴控技术和产品,已成为当今世界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根据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和欧盟地区流体传动产品主要制造国统计,2006年,国际液压产品产值已达到184亿欧元,约25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39.3%、欧盟占34.8%、日本占12.4%、中国占12.3%。中国液压产品的产值排名已从2004年的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记者了解到,燕山大学的流体传动与控制研究长期面向我国重型机械行业,学科带头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三届主任委员王益群教授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四届副主任委员孔祥东教授等,在轧机和液压机电液控制管理系统的研究、管道动态特性应用研究和液压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等方面独具特色,特别是王益群教授成功解决了我国冷轧液压厚度自动控制技术控制精度不高、在生产中长期不能过关的难题,使我国拥有了自主开发的精密冷轧设备和冷连轧控制技术,该研究获得199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此外,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产业化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缩小了我国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在某些领域与国际上的差距。
在谈到未来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时,与会中外学者觉得,需要突破噪音、泄漏和功率损失这三大瓶颈问题,需要加强基础研究,通过产业自身的变革与进步提升全行业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