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力成本上升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推动下,各地正在加速推动机器换人计划。广东佛山、东莞等城市,已经大量掀起机器人换人计划。
主攻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 河南将培育30多个“数字化车间”。“今年,河南省将以集群引进、扩大增量为重点发展高成长性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以技术改造、优化存量为重点提升传统支柱产业,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为重点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信息技术大范围的应用和经济社会信息化,全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王照平说。
近日,落户省会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海尔空调智能互联工厂正式投产,其在工厂可视化和定制化程度上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这对于拉动河南当地制造业转型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近日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完成的“智能型全电动注射机数控系统”项目,通过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雾霾污染严重,对民生已造成危机。治标还需治本,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来逐步工厂淘汰落后的硬件和软件,在达标国家环保标准的同时,提升公司的产能和效率,增加市场竞争力,可谓一举两得。
农历春节之后,伴随着企业进入一年中最激烈的人才争夺期,“用工荒”一直是近年来的一景。区别于此前“用工荒”大多数来源于沿海制造业企业不同,人口输出大省也进入“抢人”模式。事实上,羊年春节前后,尽管各地“用工荒”的声音频出,但表象背后的用工趋势、结构正在出现变化。大部分企业将目光瞄向机器人。
国家统计局26日对外公布了《201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计公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产业体系优化,转型升级态势明显,工业向高端化转型演变。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2.3%、10.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0和2.2个百分点。
由于人力等成本的快速上升,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怎么样保持优势”的考验,被逼入“墙角”的中国制造业亟须一场革命性的转型升级。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工业机器人像企业的“救世主”一样频频出现在新闻中,我国各地掀起一股“机器换人”的高潮。面对这一股机器人的浪潮,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个问题:机器人能否成为所有制造企业的“救世主”?
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不断加大,国机集团所在的机械行业发展形势十分严峻。“去年对绝大多数装备制造企业都是一个小年,曾经雄心勃勃的一些企业当初定了很多很高的目标,可以说都受挫了。”国内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董事长任洪斌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与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产学研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东北大学隆重举行。新松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徐方、工程院院长顾群,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张义民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
在惠山区洛社镇华光汽车部件集团华光轿车零件有限公司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台灵巧的机器手(如图)不停地上下舞动,从原料到成品,4道工序仅用6秒钟时间完成。“采用机器人后,生产线人就干了以前10个人的活。”集团设备科科长张维介绍说。
日本各大农机企业正在快速推进挖掘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机器人化”。这主要是由于少子老龄化使劳动力短缺日益加剧、希望开展大规模经营的企业新涉足农业领域,能实现自动化作业的农业机械的需求有望增加。
政府将为中小企业提供机器人租赁服务。中国制造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尽管以智能化为代表的“工业4.0”浪潮正渐渐逼近,但现实情况却让他们非常纠结。中国制造与应用企业调查的报告说明,对公司来说,引入智能设备的最大障碍是人力成本仍然相对低廉,同时企业内部缺乏相应配套、智能设备前期投资过高等也是束缚因素。
制造业,继2013年德国对印度橡塑机械出口下跌25%,2014年前10个月跌势继续,下滑15%。数据来自德国塑机协会VDMA。该协会未直接对此作评论,但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德国塑机对印度出口的跌幅和全球其他主要塑机出口国的跌幅相当。
在3D打印机刚刚萌芽的2012年,人们不会想到以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会有变成现实的一天。如今,3D打印技术正在向着令人神往的方向发展。2014年,该产业聚集了更多的资本、公司以及想法。目前,集中最多关注的是消费级设备。它们通常在精度、尺寸和原材料方面没有工业级设备那么高的要求,价格下降很快。